梁梦涵
偶戏工作者,从事偶戏创作与剧场面具等设计制作工作。近年与陈佳豪成立 【偶人工作桌】,结合了当代偶戏的实验、创作与传统偶戏的操作技巧,进行小型偶戏创作。
当代戏偶制作美学
台湾偶戏工作者梁梦涵2小时线上分享制偶经验,让大马听众初步踏入偶戏的世界,对偶戏有基本认识,以及了解戏偶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
梁梦涵为台湾偶戏工作者,从事偶戏创作与剧场面具等设计制作工作。近年与陈佳豪成立剧团「偶人工作桌」,结合了当代偶戏的实验、创作与传统偶戏的操作技巧,进行小型偶戏创作。曾参与《种小孩》、《茧》、《箱子里的倒影》、《小墨与狗》等多部作品之创作及演出。
她表示,现代“偶”在偶戏中即是有生命也可以是无生命的角色,可以做为一个穿梭在有无生命之间的媒介,并透过这个媒介展现创作者要表达角色的心理状态或各方面,由于偶的这种双种的“身份”,可以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拥有充满无限的想像空间。
她说,偶也可以拿来当做某些象征符号,在表演时,会透过偶与操偶者的互动中,传达出偶代表的意义,而操偶者对于偶的角色又具有何种意义?在表演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外在形体的大小、模样、肢体操作诠释、如何引导观众等,给予观众非常大的想像空间。
她认为,制偶师本身必须会操偶的基本技能,因为偶制作完成后,制偶师必须先操练一轮,确保偶的四肢及身体各部位关节能够流畅操作,以及偶的坚硬度,因此懂得操偶的制偶师才能够制作一只好操作的偶。
「制偶的第一步骤就是要先决定角色,接着就要决定形式,偶有很多种形式,其中包括铁枝偶、执头偶、悬丝偶(提线偶)、手偶(布袋戏)等。」
她说,一般会先与导演讨论偶的形式,如果是全新的形式,就得讨论如何发展,怎么跟演员或操偶师怎么发展这个偶的类型和角色。
梁梦涵继续道,决定形式后,就得制定偶的尺寸、规格,而偶的规格就与演出场地的空间面积有非常大的关系,举例在大的剧场空间表演,但偶的尺寸很小,就得考虑到是否要架设即时投影,而即时投影是否会影响现场观众的观感,所以制偶师在开始制作前也得了解表演场地的空间大小。
「因此,制偶师在开始制作前得先亲自场勘演出的剧场空间,再决定偶的尺寸,目前,在台湾的偶戏剧团都是在大的剧场演出,我接到的制偶案子大部分都是中大型或真人比例的偶。」
她与上周六晚上8时受邀出席由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主办,云手文创基金会策划执行的【Tea Philo哲学茶席】E-讲座,担任《当代戏偶制作美学》主讲人,线上与大家分享制偶经验。
梁梦涵表示,偶的风格除了会与导演从剧情脚色的需求进行讨论外,其实制偶师也会直接影响偶制作出来的风格,她以自己为例说到,合作过的剧团给她反馈,指她制造的偶,风格都特别强烈。
「另外偶的制作材质非常多元,可以单元材质(举例:木头)、混合双材质(举例:黏土木头),甚至是多元材质,其作品中就有利用回收物作为制偶材料,其中包括用灯管制成喉咙,因为有一场偶要进食的戏,所以也制作了胃袋。」
她也指出,制偶师也要帮偶上色,透过利用颜色加深偶的轮廓及特色,制偶师也可以在偶身上增设小机关,让偶操作起来更生动,更能加强观众对角色的想像。
梁梦涵表示,偶在戏里的表现是很抽象诗意,不是那么写实,演出时不会让偶一直说话,制偶师在制作时,也不会特别设计嘴巴说话的开合机关,反而会把偶的表情设计成中性表情。
她解释,偶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会根据个性去设计偶的五官,为了丰富偶的五官表情设计,平常生活中她会不断观察路人的五官及脸部表情,这对她设计偶的五官非常有帮助。
她也提醒,在制偶时,要避免偶的颜色与背景相近,事先会与舞台设计沟通,了解舞台的色系偏那一类,然后再决定偶的用色,避免偶与背景颜色类似而被背景强调焦点,观众也会无法聚焦。
「再来就是要考虑戏偶的重量,这是操偶师非常注重的一环,这会影响到操偶师现场演出的表现,偶太重操偶师的负担也会很大,偶的重量也不能太轻,太轻整只偶在操作时会呈现出一种晃动的状态,不够写实,因此制偶师必须拿捏好比例,哪些部份需要重量,那些部份可以减轻。」
她分享道,制偶师会在偶的髋部和脚掌加重量,主要是偶在演出走路时,不会因为髋部太轻而连带整个身体跟着摇摆晃动,偶的动作型态会比较好看及顺畅,观众观感才不会受干扰。
梁梦涵表示,制偶师不只是幕后制作戏偶而已,在制偶的同时必须兼顾许多细节,包括与人(道演、操偶师、舞台设计、灯光)的沟通,现场勘景、对剧场空间及观众的掌控等,都是构成制造一只好戏偶的条件。
本次讲座,大会更邀请马来西亚潮州偶戏第四代传人吴慧玲以及偶戏导演邓壹龄担任主持人,与梁梦涵进行交流,让讲座充满更多火花;现场听众也非常踊跃发问,梁梦涵都亲切地给予解答,也为2022年首场线上讲座画下圆满的句点。
邓壹龄(剧场导演)、吴慧玲(潮州偶戏第四代传人)
2022年3月19日(六)
晚上8时 – 10时